科技之家

科技之家,汇聚专业声音 解析IT潮流

首页 > 软件 >

Mobile的关键词是竞争 AI的关键词是吞没

来源:互联网 时间:2024-07-25 14:20:37

  上个移动互联网十年培养了很多能打的 founder,很多人选择了下场做 AI 创业,通常在动手干了后,会发现 Mobile和 AI 有着巨大的差异。

  有些人找我讨论,到底有什么差异,这些差异的根源在哪,思考惯性会带来哪些陷阱?

  首先,关键问题变了。这里碎片化的写三点,感受一下。

  Mobile的关键词是竞争,

  AI的关键词是吞没

  移动互联网的经典故事总是和竞争相关,外卖大战、打车大战,经典战役很多。

  为什么移动互联网的关键词是竞争?因为我们的手机首屏只有十几个位置,这十几个位置代表了网络平台的十几个品类,通讯、外卖、打车、短视频等。

  这些平台通常是双边或多边平台,有极强的网络效应,消费者越多,供给端越多。供给端越多,消费者越多。这个飞轮会一直转下去,直到市场收拢到一两个玩家,成为大赢家。

  无论是几十还是几百个玩家进来,到最后基本是两国对战的状态,只有把对方打跑,才拥有土地的收税权

  网络平台大都是收税的商业模式,产品推广需要交抖音税,商户需要交拼多多税,这是维持这块土地有序发展的必要支出,也是平台模式成为印钞机的秘密。

  土地所有权,是竞争发生的根源。

  但 AI 不一样,AI 的关键词是吞没。

  到现在为止,新一代的AI 创业持续一年半了,有听说哪两家大模型公司斗的你死我活,或者哪两个 AI 应用有我没他吗?没有的。这导致媒体很难写出一场轰轰烈烈的「大模型中场战事」。

  但你一定听过很多吞没的故事。OpenAI 的每次发布会,鼓掌的同时,一定有开发者一声尖叫“OMG,模型把我的产品吞没了!” 类似 Jasper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。

  为什么会发生吞没?因为模型是个学生,他在不断灌入数据,学习各种技能,随着模型迭代,模型不可避免的学会了更高级的技能。

  吞没和竞争有着本质区别。竞争是,我看到你了,我像素级别的抄你,然后比拼背后的运营效率。吞没是,我不知道你的存在,我只是默默学习各种技能,不好意思,刚好把你的技能学会了。

  前者像高手比拼内功,后者像二向箔攻击。

  因此,预判大模型的走向,预判 OpenAI 的走向成为了AI 从业者的基本能力。

  不要挡在 OpenAI的面前,不要被他吞没,AI 应用创业者要在 OpenAI 不会经过的道路上耕耘,还要预判下一代大模型陡峭增长的新能力。

  比如你预判OpenAI不会做娱乐,预判多模态能力会有一个飞跃,那现在就应该基于多模态做娱乐,甚至更激进的使用 token,打满。这样在下一代模型出来的时候,产品体验才会有个跳变!

  当我们预防被吞没时,不仅要考虑 OpenAI 做什么,还要考虑未来的四门确定性生意,AI PC、AI Phone、AI Cloud、AI enabled software(比如office copilot)。当 PC 和手机被 AI 武装起来,都有一个智能助理时,会吞没哪些 AI 应用?

  AI 上的竞争并非没有,融资上有竞争,人才上有竞争,用户量的常规竞争也在每天发生,有人用 kimi,也有人用豆包。但因为现在的 AI 产品没有网络效应,不会出现竞争上的你死我活。

  而吞没才是 AI 时代的关键词,事关生死。此刻,你在关心竞争,还是关心吞没?

  Mobile押注于获客,

  AI 押注于技术预判

  创业是个不断拿身家押注的过程,移动时代,大部分押注发生在获客上

  早年,头条花了很多钱做手机预装,抖音在广点通投了很多广告,滴滴补贴请你坐车,拼多多的百亿补贴,本质上都是PMF验证后,对自己的产品留存率有自信,拿钱下注,与时间赛跑。一个基础假设是获客成本只会越来越贵,因此要在 PMF 验证后敢于增长,率先达到一定的用户量,启动网络效应或双边效应。

  而 AI 时代的押注,发生在技术预判上,训一个模型要花千万美金,甚至上亿美金,这个模型训到什么水平?打什么 feature?频繁训模型跟进,还是憋大招?训完即领先,还是训完即落后?

  非常考验人,赌注更大,更不可小流量实验。

  模型间的竞争很难一骑绝尘,更像蛙跳比赛,不同时间点,SOTA 模型不一样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模型公司都曾宣称过自己第一,不同时间点看,第一名真的不一样。GPT-4o、Claude3.5 Sonnet、Llama3.1各领风骚一段时间。

  这种蛙跳比赛,导致快速迭代这个词失效,模型比赛更像憋大招,必须要衡量当下技术和资源的极限,提前预判Top选手在半年一年后跳到哪,然后憋个大招跳的更远!

  而大模型没有明显的先发优势,只有 SOTA 优势(State of the Art),只有在某些维度SOTA了,才能带来差异化的用户体验,和获取社会注意力——曝光度、融资和招人。

  大模型创业是少数人的事情,大多数人瞄准的是 AI 应用的机会。同样,AI 应用也押注于技术预判

  - 方向的选择上,是在大模型的必经之路,还是在大模型不会做的方向上?这是押注。

  - 工程实践上,堆了很多工程后,随着基础模型的进步,是变为炮灰,还是变得更有价值?这是押注。

  - 商业算账上,明年的 token成本会下降多少?从而有勇气提前把 token打满。这也是押注。

  你看到的AI 时代的押注还有什么?

  Mobile看重商战,

  AI 看重工程实践

  移动时代,没有投资人会问这个 App能否开发出来,因为 App 开发的门槛不高,不同团队 App 交付的水平可能是 70 分和 75 分的差异,差别不大,决定胜负的是产品设计和商业效率

  不同团队在产品和商业上的出牌水平,经常是 10 分和 90 分的差异。因此投资人特别在意创始人是否有产品灵气,是否善于打商业上的硬仗。

  AI 却正好反过来,远没到拼商战的时候,拼的是工程实践能力,能做个能用、好用的产品已经卡掉99% 的人了。

  去年融资做 AI 应用的团队很多,今年交出合格产品的却不多,背后的差异在于 AI 认知和实践能力。

  首先,是对模型的能力边界是否有清晰认知,去年很多人都高估了模型能力,真实情况是,大模型还在很早期的水平,当下实现的PMF还是有限的。因为技术的限制,行业里已经流行说TPF(Technology Product Fit),而非 PMF了(Product Market Fit)。

  这些产品形态,在科幻小说中都出现过,AI 搜索、 办公助手、虚拟老师、娱乐伙伴、陪你谈恋爱的 her。

  决定做什么,已经反映了创始人的AI 认知水平,已经是 10 分和 90 分的差异了,很多写在 BP 上的产品是目前实现不了的。(如果知道实现不了,早换方向早超生)

  其次,是工程实践能力,同样是办公助理,有的指哪打哪,有的不听指挥;同样是娱乐伙伴,有的很像人,有的很像机器人。

  这种实践上的差异在哪呢?举几个栗子:

  - 团队是否对全新的 AI 技术栈有理解,比如为了实现某个模型的 feature,是做 continue training,还是 fine tuning,还是 prompt engineering?知道和理解间有巨大鸿沟。

  - 在 post training上花了多大力气?是 post train一次后,就没再迭代了,还是构建了自己的评测体系,反复迭代?

  - 是否构建了数据循环?用户的使用数据,有用于优化模型吗?还是数据就躺在那里。

  这些工程实践,也是 10 分和 90 分的差异。

  同时拥有 AI 认知和工程实践的团队,只要交出合格的作业,就已经能让用户happy,就已经战胜 99% 的选手了,远没有到谈商战的时候。

  AI还在技术巨变期,整个技术栈还很不完善,很多地方需要手调模型,手攒产品,挺靠工匠精神的。

  等 AI 到了成熟期,商战依然是主旋律?

  以上,是一些碎片思考,但其中差异不止这些。

  So,当我们在一个全新行业探索时,是否问出了关键问题?

  拿当下崭新的AI的知识和实践,刷新一遍自己的OS,似乎这样更容易问出关键问题,找到关键解法。而过去的经验,是很有价值的预训练数据,让我们在predicate the next token时更准些。

  很多时候,能摆脱掉之前的思考惯性、不刻舟求剑,能具体问题具体讨论,就已经靠近正确的一边了。

  而对年轻的创业者而言,没有惯性,活在当下,也是种独特的优势。

相关文章